一分地三悟廉——張掖抽水蓄能項目部廉潔菜園大豐收 |
|
|
|
八月,盛夏正酣,陽光熾烈,張掖抽水蓄能項目西北角的“廉潔菜園”里果實盈枝:黃瓜垂簾似翠瀑,辣椒舉火若紅纓,番茄透紅如燈籠,10余種時令蔬菜長勢喜人。這片責任田自播種以來便承載著特殊使命——以勞育廉,以耕悟廉。 一悟“種子廉”——選種必嚴、源頭必清。春耕選種時,選定了抗病性強的本土菜種,“就像選種要挑純正的,我們選人用人、招標采購更要守住源頭,杜絕‘劣種’混入。”紀檢委員在播撒種子時的話,讓“源頭防腐”理念深植人心。如今菜苗茁壯,恰似嚴把入口關才能筑牢廉潔根基。 二悟“耕耘廉”——施肥必均、管理必細。支部把菜園劃分成8塊“責任田”,施肥有“配方表”,澆水有“時間表”,除草有“責任表”。烈日下,黨員、團員們彎腰除草的身影,與遠處高聳的抽水蓄能大壩形成剛柔并濟的畫面——這邊是泥土的細膩,那邊是鋼鐵的雄壯,卻同樣刻印著“規范”二字。 三悟“收獲廉”——果實必實、分配必公。傍晚,炊煙升起。項目部食堂端出“廉潔大鍋菜”:清炒西葫蘆、涼拌黃瓜、番茄蛋湯,簡單三味,卻鮮甜了整個夏天。大家圍桌而坐,嘗的是菜,品的是廉。參與管理的王師傅感慨:“清白種出的菜,吃著才安心。” 一分地,三分悟,十分收獲。菜園雖小,卻用泥土的語言寫下答案:廉潔,從來不是口號,而是一粒種子、一次彎腰、一份共享。當最后一筐蔬菜搬進食堂時,張掖的夜風拂過菜畦,仿佛在低語——清風正氣,已從這里出發,沿著輸水管道,沿著電纜鐵塔,沿著每一個電建人的腳步,走向更遼闊的未來。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