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地鐵2號線二期項目嚴陣以待迎戰“竹節草” |
|
|
|
7月29日凌晨,今年第8號臺風“竹節草”裹挾著狂風暴雨直撲浙東沿海,局部地區最大風力達10級。面對嚴峻的防汛防臺形勢,紹興地鐵2號線二期項目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落實人員轉移、設備加固、隱患排查等多項舉措,全力保障施工現場及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彰顯了央企責任擔當。 聞“風”而動,織密防臺責任網。“臺風路徑實時更新,所有管理人員必須24小時在崗!”7月29日,在接到紹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預警后,項目部立即召開防臺專題部署會,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應急指揮小組,下設搶險救援、后勤保障、通訊聯絡等5個工作組,明確“人員零傷亡、財產少損失”目標。 項目部根據《紹興市軌道交通工程防臺防汛應急預案》,結合項目施工特點,細化深基坑、高支模、起重設備、營地等重點區域的防臺措施。對大學路、興業路現場深基坑,分別增設6臺大功率水泵,24小時視頻監控;對大學路、興業路現場起重設備提前降臂、鎖鉤、斷電,并用鋼絲繩二次錨固;對生活區94間板房逐間加固,所有門窗用“米”字形膠帶封閉。 硬核舉措,筑牢工地“防風墻”。在大學路站施工現場,工人們正爭分奪秒對汽車吊、三軸攪拌機進行纜繩加固。所有大型設備已降至安全高度,板房也用鋼管進行了二次固定。項目部對防臺物資庫存進行“大盤點”,儲備沙袋2000個、抽水泵10臺、應急照明設備30套、2輛應急發電車、3輛排水搶險車隨時待命,并對施工區域圍擋采用斜撐加固。 針對臺風可能引發的內澇風險,項目部創新采用“立體排水法”,在基坑周邊開挖臨時導流溝,加設擋水堰;對低洼地段安裝自動抽水系統;聯合市政部門清理施工現場周邊管網2.5公里。 暖心安置,撐起群眾“安全傘”。項目部聯合屬地派出所迅速啟用駐地街道應急避難所作為避災安置點,并配備充足的礦泉水、方便面、行軍床及常用藥品等應急物資。同時,積極協調駐地醫院成立醫療小組,安排醫護人員每日2次為轉移人員測量血壓,并派駐心理輔導員開展情緒疏導,確保安置人員“穩得住、住得安”。 黨旗飄揚,沖鋒搶險第一線。臺風影響期間,項目部嚴格執行“領導雙崗帶班+黨員干部24小時包保”制度,各工區每2小時向項目部“零報告”。同時,與市防指、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及時聯絡,確保指令直達一線。29日凌晨,臺風“竹節草”在上虞南部沿海登陸,最大風力10級。得益于提前布防,紹興地鐵2號線二期項目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現場設施設備總體安全。 截至30日下午,紹興地鐵2號線二期項目部各工區完成首輪復查,發現并整改隱患23項。 防臺抗臺是一場硬仗,更是對項目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下一步,項目部將繼續錨定年度施工目標,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生產,確保高質量完成盾構始發、車站封頂等關鍵節點,為紹興“融杭聯甬接滬”貢獻軌道力量。 |
|
|
【打印】 【關閉】 |